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
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
何永荣
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党章要求,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总体要求,四中全会提出的这四个“着眼于”,是贯彻落实十七大重大部署的“再推进”,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立足点,也是由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决定的。这四个着眼点,深刻阐明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强大动力、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我们应深刻领会、全面把握、自觉实践。
一、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实践的每一次重大发展和理论的每一次突破,都离不开解放思想。特别是在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下,更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好把握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正确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我们必须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通过深化改革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通过改革开放,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推动科学发展,就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有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必须贯穿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
二、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十几亿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前进,就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世纪新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潮流,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目标,也是我们党必须勇敢担负起来的崇高历史使命。要实现这个宏伟的奋斗目标,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三、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全国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所谓使命感,即人对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社会和国家赋于的使命的一种感知和认同。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有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但无论在哪个时期,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都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心即民心。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现阶段,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有强烈的使命感,就应该尽应尽的力量,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增强对党的归属感,要把自己的进退荣辱同党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树立“党兴我荣、党衰我耻”的意识。
责任感就是我们干任何事情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就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如果没有责任感,即使做我们最擅长的工作,也会一塌糊涂做不好。作为党员,不仅要树立崇高的政治荣誉感、使命感,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责任是什么?作为一名党员,就是要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时时处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的先进性,来自于强烈的责任感,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如果不能在工作中认认真真,勤勤恳恳,真抓实干,勇于奉献,不能事事处处以自己的言行带动和影响周围的群众,不能诚心诚意地为群众谋利益,那么党员的先进性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四、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的执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也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因此,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使广大党员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使党员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的党风建设,是落实党的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条件,是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现实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完善党的执政使命的基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永葆党的先进性,要求我们党始终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