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党总支赴红旗渠开展 “话传统、谈复兴、聚力量”党性教育
为进一步推动广大离退休党员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七一前夕,校(院)离退休党总支组织近30余名党员,赴河南林州开展“话传统、谈复兴、聚力量”党性教育。
在红旗渠纪念馆,大家回溯了红旗渠修建过程的艰辛历程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陈旧的工具、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每个老党员都仿佛置身于当年林州人民建造人工天河时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情景,深刻体会感悟红旗渠精神的实质内涵和时代价值。
沿着红旗渠长坝,大家先后来到分水闸、虎口崖和青年洞,亲眼见证了被称为世界水利史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老同志们不由感叹在60多年前,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在不可能的时间、不可能的地方、建成了不可能的工程”,靠的就是担当和奉献!只要是为人民谋利益、为老百姓办实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
在谷文昌生平事迹展馆,大家通过现场教学,深切追思和缅怀这位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一生践行党的宗旨的共产党人。他带领东山全县干部群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经过不懈努力和持续奋斗,成功治理了风沙灾害,绿化了全县400多座山头、3万多亩沙滩,筑起了30多公里长的沿海“绿色长城”,从根本上改善了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穷落后的面貌。
在扁担精神纪念馆,馆中丰富详实的文字、图片和实物资料,向大家全面展现了大山深处石板岩镇供销社人60多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不计报酬为山区群众服务的感人事迹;一件件旧时供销社的工具、一幅幅发黄的珍贵照片,让大家看到了建社初期石板岩供销合作社人凭着一颗红心、一副铁肩、一双铁脚板,支援生产、保障供给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创业精神。
短暂且充实的教育活动结束后,老同志们感慨万千,纷纷表示,红旗渠是 “生命渠”“幸福渠”,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人民生产生活条件,至今仍创造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领导林县人民历时十个春秋书写的一部党同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不朽史诗,是“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生动诠释。崇高的精神总是能够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红旗渠精神昭示我们,只有坚定信念才能干出实绩、走在前列,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伟力。
编辑: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