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省社科规划办专家来省委党校考察“省重点‘中特’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申报 座谈会情况通报》的通知
陕系统研发〔2016〕9号
关于印发《省社科规划办专家来省委党校考察“省重点‘中特’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申报
座谈会情况通报》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省委党校各教研、教辅部门:
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专家组于2016年11月23日对省委党校建设“省重点‘中特’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情况进行评估并召开座谈会,对中心建设提出意见建议。陕西省党校系统“中特”中心干事长、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蔡钊利强调,建设省重点“中特”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是全省党校系统的一件大事,也是彰显党校理论研究和学术影响的重要平台。要充分发挥全省党校系统网络体系的作用,形成合力,突出特色,推出一批层次高、接地气、实用性强的高水平成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现将座谈会情况通报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
陕西省党校系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2016年12月8日
省社科规划办专家来省委党校考察
“省重点‘中特’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申报座谈会情况通报
2016年11月23日,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专家组在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钟顺虎带领下来我校考察“省重点‘中特’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申报情况并召开座谈会。我校常务副校长蔡钊利出席座谈会并向考察组介绍省委党校情况,副校长宦洁主持座谈会,专职校务委员纪昱汇报我校“省重点‘中特’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申报情况,副巡视员周向明和科研处领导及工作人员参加了座谈会。在听取汇报后,考察组专家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石英,西安邮电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温小郑,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付建成先后发言,围绕“省重点‘中特’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申报工作,结合我校智库建设与咨政服务工作进行交流,对下一步工作的任务要求提出意见建议。现将座谈会情况汇总通报如下:
一、省重点“中特”中心建设的意义和目标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四大平台”,是新形势下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重要抓手。建设省重点“中特”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是我校作为“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责无旁贷的职责任务,是我校积极主动参与全省社科研究和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渠道,也是彰显我校理论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地位的重要平台。建设省重点“中特”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必须按照“定位明晰、特色鲜明的新型智库”为目标,进一步明确任务要求。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研究阐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要站在战略制高点上研究国际问题、国内问题,在重大事件节点上要能够发声亮剑,在重大是非问题上亮明观点,在重大的理论创新上特色鲜明。要坚持始终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开展研究,结合国情省情实际,在“发陕西声音、解陕西难题、强陕西根基”上发挥积极作用。要克服研究工作存在的过度学术化、行政化的问题,研究角度要精准,站位要高,要把理论研究与实际紧密结合,紧贴大政方针,跟上中央和省委的步伐节奏;研究深度要接地气,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话语体系进行研究和阐述,研究方向要体现在对问题的准确把握,研究成果要体现在能转化应用;研究速度和研究贡献要不断提升,要抓紧围绕“追赶超越”目标定位和“五个扎实”工作要求开展研究,突出重点,强化时效,及时向中央、省委报送有见地、高水准的研究成果,努力成为理论研究和咨政服务的突击队、先锋队和主力军。
二、省委党校建设重点“中特”中心的基础和优势
省委党校校委对智库咨政建设工作一贯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省委党校在课题项目申报、科研队伍建设、交流平台搭建、促进教研融合、强化服务保障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蓬勃向上的团队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研究氛围。重点“中特”中心的建设是锐意创新的产物,也需要在创新中发展。省委党校近年来的发展表现出的新变化新气象新面貌,表现出明显的独特优势,也为建设重点“中特”中心奠定了较为扎实的软硬件基础。一是研究主题突出,主攻方向明确,前期研究成果丰富;二是研究队伍结构合理、组合有力,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三是干部教育培训平台和管理模式以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运行机制成熟有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在省委党校设置省重点“中特”中心十分必要,也十分可行。
三、对建设重点“中特”中心的希望和建议
一是目标定位要向“高、精、尖”发展。要充分发挥省委党校职能特点,以“成果出精品,工作创一流”为目标,集中优势,集中精力,做出更多的“拳头产品”、“标志性产品”。要在申报国家课题重点重大项目上求突破,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重点报刊上发文章,咨政成果争取国家、省级主要领导有批示,充分凸显在全国党校系统的引领示范作用。
二是研究方向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重点,围绕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好“追赶超越”、“五个扎实”、“一路一带”、“延安精神”以及“陕西文化”、“陕西省情”等独具个性的课题,把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把开放性与竞争性结合起来,使我们的研究更加彰显陕西特色。
三是团队建设要不断加强。要在现有基础上建设一个更加开放、更有引领力、更有发展后劲的研究团队,坚持专兼结合、省内省外结合,充分发挥专家团队作用,充分利用省内外资源,促进思想开拓、视野开阔、成果交流和信息融合,不断把理论研究推向深入。
四是管理模式要注重协同创新。要充分发挥党校系统四级网络体系的作用,充分发挥党校学员遍布全省各地的优势,建立调研基地,开展更为扎实的调查研究,持续进行跟踪研究,全面展开协同研究,使理论研究成果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五是成果转换要更加有力。要进一步拓展成果转换的平台和技术,不能仅仅做基础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做好应用研究,努力增强研究成果的针对性,把文章转化成文件,把谋划转化成规划,把对策转化成政策,使中心的研究成果不仅起步高而且有特色,并尽可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建立省重点“中特”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是我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咨政服务作用的重要工作。省规划办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对我校科研咨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也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下一步,我校将出台建设重点“中特”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的具体方案。各单位要认真进行总结,明确工作思路,下功夫开展研究,为我校建设重点“中特”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作好准备、作出贡献。
撰稿: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