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第十场“教学科研一体化”论坛
4月22日下午,我校举行了第十场“教学科研一体化”论坛。副校长高锋主持。本次论坛以“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为主题,由科研处、教务处主办,组织人事处、研究生部协办,陕西经济研究所承办,我校部分教师、有关行政部门负责同志、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员参加。
研究所范增录、康喜平、胡卫华、姚蓉、陶刚等五位教师在论坛上先后作了精彩发言,发言的题目分别是《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与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思考》、《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关中率先发展》、《建设历史文化基地加快人文旅游发展》、《关中现代服务业发展探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要求和意义,以及规划出台之后关中地区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思路。参加论坛的同志纷纷提问,与教师交流互动,论坛积极活跃,学术氛围浓厚。高锋总结时说,几位教师的发言准备详细、材料充实、配合得当,在宏观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就这个题目进一步思考和延伸,作出更深层次的研究。
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是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一项发展规划。该区规划范围包括我省西安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宝鸡市、商洛部分县(商州、洛南、丹凤、柞水)、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甘肃省天水市所辖行政区域。《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准与实施,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西部大开发战略高地的重大举措,对于发挥该地区的优势和引领作用,推动西北地区经济振兴,深入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研究所范增录、康喜平、胡卫华、姚蓉、陶刚等五位教师在论坛上先后作了精彩发言,发言的题目分别是《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与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思考》、《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关中率先发展》、《建设历史文化基地加快人文旅游发展》、《关中现代服务业发展探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要求和意义,以及规划出台之后关中地区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思路。参加论坛的同志纷纷提问,与教师交流互动,论坛积极活跃,学术氛围浓厚。高锋总结时说,几位教师的发言准备详细、材料充实、配合得当,在宏观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就这个题目进一步思考和延伸,作出更深层次的研究。
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是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一项发展规划。该区规划范围包括我省西安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宝鸡市、商洛部分县(商州、洛南、丹凤、柞水)、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甘肃省天水市所辖行政区域。《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准与实施,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西部大开发战略高地的重大举措,对于发挥该地区的优势和引领作用,推动西北地区经济振兴,深入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编辑:薛 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