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延安精神 增强党性修养
11月25日、26日两天,省委党校秋季第二期优秀选调生班学习的29名学员,在培训部主任马青普、班主任王欣老师的带领下,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接受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怀着对圣地延安的无限向往和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烈们的敬仰之情,先后参观了枣园、杨家岭和延安革命纪念馆,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和灵魂洗礼。
正是在艰苦卓绝的延安时期,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培育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在中国革命史上树立了永远的丰碑。
在枣园,学员们一一参观了毛泽东等领导同志工作和居住过的窟洞,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硬板床,简单的无法再简单、朴素的让人感到寒酸,然而,墙上那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穿越时空,向大家诉说着他们曾经在这里写下不朽的华章,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与人民同甘共苦,休戚与共,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周恩来、任弼时同志还被评为劳动模范。任弼时同志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这“三怕”对我们的公务员又何尝不是一种鞭策?!
在杨家岭“七大”会址,学员们参观了布置庄严、简朴的“七大”会场,“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十分引人注目,1945年在这里召开的中共“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全党经过整风运动,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了空前团结,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步入成熟阶段。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学员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从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建立、到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西安事变、东渡抗日、新中国成立的整个光辉的革命历程。从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成为中国革命的“红都”,巍巍宝塔成为象征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灯塔,使饱受忧患、备受艰苦的中国人民看到了光明、未来和希望。
为期两天的参观学习很快结束了,学员们纷纷表示,接受了一堂生动的党性教育,思想上触动很深,终生难忘。我们党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守理想信念,一步步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特别是在长达13年的延安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在建国六十年之际,重温这段历史,抚今追昔,感悟延安精神,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激情澎湃。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我们——2009年秋季优秀选调生班的全体学员,深切地体会到做一名新时期共产党员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深刻领悟了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内涵。做一名优秀的选调生,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让延安精神在我们的身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延安精神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永不懈怠!
优秀选调生班:沙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