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县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成果简介
3499拉斯维加斯的网站王安琦教授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县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项目批准号:05XKS008),最终成果为研究报告(4.5万字),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理论导刊》2006年第12期。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2006年10月9日刊载该文详细摘要。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2009年第13期,以《促进西部县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建议》为题,摘编该文主要观点,呈报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领导同志及中宣部全国社科规划办,省委、省政府各有关部门参阅。课题组成员有李军民、王心起、曹飞、曹冬梅、刘月梅。
县一级经济社会是我国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和连结点,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处于枢纽和基础的重要地位。随着我国扩权强县改革的不断推进,县域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县级领导干部,作为我国干部序列中量大面广、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群体,身处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直接面对基层,面对群众,“是党的执政骨干”和“党在当地人民群众中形象的具体代表人”。[①]他们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把握程度和执行能力,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决策能否真正贯彻落实到基层。在我国广大的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发展的滞后性和紧迫性,情况尤为如此。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本项目围绕西部县级领导干部这个特定的视角,对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开展了专题调查和研究。
一、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项目以西部县级领导干部为对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西部县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程及现状的总体评估,重在分析西部县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本项目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有利于西部县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领导观、政绩观和人才观,提高他们以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第二,有利于促进西部大开发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第三,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教育部门了解县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进和发展干部教育工作。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一)西部县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状
西部县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五个特点:一是重视发展规划,能够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区)发展战略;二是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三是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县域经济建设;四是重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着力发展循环经济;五是不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努力构建和谐县(区);六是积极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核标准,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西部县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在对科学发展观基本精神的认识和运用方面,仍有少数县级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不透、把握不准,同时结合本地实际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二是在思想观念方面,部分西部县级领导干部仍然受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政绩观的较大影响,工作中存在着违背客观规律推行“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的现象。三是在作风方面,少数西部县级领导干部仍然存在着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等不良倾向和问题。
(二)、西部县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不够深入。一些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仅满足于套用一些科学发展观的概念、术语,对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缺乏深刻的理解,对县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特殊重要性还不甚明了。
2、贯彻科学发展观中开拓创新意识不足。一些县级领导干部不善于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和措施;不善于把上级的方针政策和外地的先进经验同本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本地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3、部分县级领导干部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没有解决好。或者一切唯上级的好恶是从,或者“官本位”意识严重,或者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局部利益轻全局利益、搞短期行为和地方保护主义。
4、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完善或执行当中有失误,干部政绩考评体系和方法存在缺陷和不足等。
5、西部自身客观条件的制约。西部总体上县域经济落后的状况,使县级领导干部容易产生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单纯追求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的倾向;面对西部与东部发展上的强烈反差及彼此之间差距仍在扩大的现实,西部县级领导干部容易出现片面追求一时高速度增长的短期行为。
(三)促进西部县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对策建议
1、不断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深化对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
2、破除传统的旧观念,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破除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的思想,树立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克服盲目冒进的短期行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破除重物轻人的传统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破除重发展轻环保的片面认识,树立和谐发展的理念;破除狭隘封闭、保守僵化、“等靠要”的思想,树立开拓创新的理念。
3、从本县(区)实际出发,制定又好又快的发展战略。要切实从西部各县(区)的实际出发,坚持具体、管用、有效的原则,发展战略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着力解决当前存的突出问题。逐步解决县域经济落后、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三农”问题严重、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的素质有待提高等制约西部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5、转变思想作风和构建制度保障。大力提倡和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不断深化对发展观与政绩观关系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着力推进县(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县(区)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县(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稳步推进以扩权强县为主要内容的省直管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尽快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三、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影响
本成果作为一篇调研报告,首先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可以为中央和西部地区各级党委、政府以及西部地区的各级领导干部正确总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经验教训、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同时,也可对东部、中部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起到借鉴作用。其次,本成果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以为理论界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当前新的实践的指导作用、揭示西部大开发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实践的发展规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本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已被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和中文核心期刊《理论导刊》刊登并被多家新闻媒体转载,同时,省社科规划办也以《成果要报》的形式将本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报送中宣部国家社科规划办、省级领导及省级各部门参阅,因此,也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撰稿:王安琦 编辑:李学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