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推进县域经济建设
优秀科级干部班学员、共青团周至县委书记 苏护强
正当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我很荣幸的参加了省党校的学习培训,通过近三个月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对自己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将来负责、对世界负责的具体表现。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统领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总体系统的发展观念,要将它落实到我们的具体工作中,就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结合本地实际,解放思想,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具体的发展观念和方法,用形成的具体可供操做的发展观念和方法指导工作实践。下面我就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具体贯彻学习、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县域经济发展理念
我省地处西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要在这样的基础上推进县域经济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解放思想,树立切合实际、长期发展、减少污染、注重效益的发展区域经济思路。
(一)、要树立实事求是的理念。经济发展是以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为基础的,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运行的。县域经济发展就要充分遵循这个规律。在资源优势上做产业,搞发展。在我省的现实经济条件决定下,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思路应该是:农业县要突出发展农业产业,资源县要突出发展资源产业。不要有县域经济发展的全面开花,而更应该是重视重点突破。用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来实现自身的特色发展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出路。
(二)、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这些年来,我省的一些地方领导很注重搞面子工程,把搞大、搞特、搞新当作自己的政绩观,以点代面,集中全县精力和财力搞一些样本。这些都是和科学发展观不相符的。发展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过程,我们要一切为群众着想,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而不应为了自己的个人政绩观而不切实际的搞面子工程。这样做的结果是在实现自己政绩观的同时失掉了群众政绩观、整体政绩观。这是和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要真正树立以群众为中心的,让群众认可的政绩观,才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
(三)、要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今天的发展不光要实现今天的价值,更应该成为明天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瞻前顾后,既实现了当下的利益,又要为将来的利益创造条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不搞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项目。这才是我们对后人、对未来负责的态度,这才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搞经济建设一方面靠自然资源,更重要是靠人力资源。任何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群众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体,县域经济的发展既要靠人民,又要让发展成果为人民服务。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要将群众认可,并积极参与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要把广大群众凝聚到经济建设中来,让群众主动参与产业建设,特别是在发展农业产业上,更要发挥群众的重要作用。让群众成为科学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二、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突出地域优势发展县域经济
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县级要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就要拿出自己最优秀的,或者是最善长的,这样才具有竞争实力,才能实现县域经济切实、快速地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才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最好出路。在我们的调研中,神木、靖边、富县、西乡四个县都是按这样的思路发展的,而且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目前,我省有些县在规划和发展经济上有大而全的思想,其实这样是不可取的,因为县域经济要视具体情况决定,发展经济不能过多使用行政手段,一定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点,发展特色经济才是发展县域经济最好的选择。
(二)、推进县域经济产业化,打造区域品牌
产业化是形成品牌的重要途径,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要求。同样一个商品有没有好的品牌,差别是很大的,富县的红富士苹果1公斤卖5元左右,而没有品牌的苹果1公斤卖3元左右。在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提高经济效益,就要从优化产品质量,打造品牌上下功夫。我省是农业大省,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有效途径。产业化种植是保证品牌质量,是实现品牌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变的重要手段。从我省县域经济产业化的现状来看,我们的产业化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产业化的技术和品牌还没有完全形成,这就需要在发展产业的同时重视品牌的形成,要在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形成品牌上下大气力,这样品牌形成了,县域经济产业化也就实现了。
(三)、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做长产业链
实现县域经济产业化以后,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是增加产业附加值有效方法。这一方面,我省神木县作法就是很好的经验。神木是我省最大的产煤县,煤因品质好远销国外。如果只是卖煤,神木就只能拿到卖煤的钱,而煤除了用来取暖更多是用来发电和深加工,神木县大力引资发展电力产业,那么就不光是能挣到煤的钱,还能挣到电的钱,还节约了运输成本。神木县的四个工业园区中的企业大多都是资源加工型企业,他们都充分享受到就地取材的优势,这样神木形成为煤炭等资源为主的一系列资源加工利用产业,形成了较长的产业链条,这种延长产业链的作法不但增加了资源的附加值,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当地劳动力就业的问题。这种延长产业链的做法实现了县域经济的深化发展,这对于我省其它县市发展经济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四)、科学规划,加强管理,有序推进县域经济建设
规划和管理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合理的规划、科学的管理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受人力、物力等制约,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普遍比较低,经济发展规划和管理通常缺乏科学性,有些项目没有经过认真的论证和科学规划就匆匆上马,过一段时间由于不适应而匆匆下马,有的是由于规划问题出现了资源浪费现象,这些都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调研活动中,我们走访的这几个县就有这样的例子,神木发展县域经济规划科学,管理到位,4个工业园区和新区规划受到了投资者和群众的认可。这种规划先行,科学管理,有序推进让神木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而有一个县县城规划没用考虑下水问题,给群众生活带多诸多不便。这说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性。县域资源相当有限,基础设施本来就不是很到位,在这样的基础上搞县域经济建设没有好的规划和管理是无法顺利推进的。
(五)、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事业,培养新型劳动者
县域经济发展不是一段时期的发展,而是长期持续的发展过程,要实现持续发展就要在培养人力资源上下功夫,培养新型劳动者。还需要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在调研活动中,我们能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各县都没有太注重劳动力和人才的培养,每个县都有职校或技校,可真正发挥作用为县域发展培养人才的不多。另外,社会事业发展都相对滞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社会事业的发展重视不够,群众的生活保障、文化生活不发达。这些问题虽然对当下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可是会对将来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人,对人的培养才是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县域经济发展了,发展成果就要为人民服务。这既符合国家政策,又有利于地方整体发展。新时期要求我们,在发展县域经济时不能光赢在今天,更应该要赢在明天,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发展社会事业,培养优秀的接班人才是县域经济的核心,也是我们长期实现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总之,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我们还处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特别是陕西地处西部,区域优势不明显,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实现县域经济还又好又快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让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陕西县域经济的明天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