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9拉斯维加斯的网站干部教育教学工作规划(2016—2020年)
陕校发〔2016〕54号
党校是轮训培训党员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学工作是党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根据中央印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以及省委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校工作《意见》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校创建一流省级党校总体要求和干部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和全省工作大局,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坚持“质量立校和从严治校”的办学方针,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布局、加强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干部培训水平,不断提升教学管理与学员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建设一流省级党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校干部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党校性党。一切教学工作与学员管理活动都必须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质量立校。一切教学工作与学员管理活动都必须紧紧抓住质量第一这个根本,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立校兴校之本,作为改革发展动力,作为创建一流省级党校抓手。
——坚持人才强校。树立尊重人才、服务人才的意识,积极引进紧缺教师、切实用好现有教师、真正留住优秀教师、扎实培养年轻教师,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用优秀师资队伍保障“一流省级党校”目标的实现。
——坚持从严治学。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凝聚党校师资力量,用良好的精神面貌引领一流省级党校建设,以人为本,从严施教、从严治学,使优良教风、校风、学风、作风建设向更高目标迈进。
二、目标定位
经过五年努力,建立健全与中央关于干部教育培训要求相符合、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一流省级党校建设目标相一致的干部教育教学工作新格局。
(一)教学布局不断优化。始终站在中央和省委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求的最前沿,遵循干部教育规律和干部成长规律,紧紧围绕理论教育、党性教育、陕西发展和能力提升,做好体现党校特色、时代特征和陕西特点的干部教育教学布局的设置,增强干部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力争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二)课程体系与时俱进。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两类主课重要地位,占比超过或达到中央和省委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教育板块构建。同时,做好党史国史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反腐倡廉教育、延安精神教育和陕西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提升党员干部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课程设计。五年内,力争推出20-30个校内精品课程,获得10-15个全省精品课程,在全国党校系统精品课评选中榜上有名。
(三)教学形式更加多样。积极探索干部教育教学新形式,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压缩课堂讲授时间,增加现场教学、实地调研、交流研讨、学员论坛等教学形式的分量,综合运用参与式、研讨式、案例式教学,增强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效果。
(四)基本建设日臻完善。紧扣教学布局、突出陕西特色,编写不同层次干部需要的有分量、有影响的系列教材5—6部;根据教学需求,在全省重点围绕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工作等五大系列建设20个现场教学和社会调研基地;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满足现代化教学和管理需要。
(五)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坚持 “三级备课”制度,积极探索“学员提问题,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积极实施“抓精品、推名师”工程,年均确立教学专项课题5—8项,作为教学资源库备用,解决优质专题供应不足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员对教师授课质量评估在现有人均92分基础上,力争再提高2-3个百分点。
(六)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健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精品课”竞争、竞赛和淘汰机制,切实加强教学评估和教学督导工作,不断加大教务管理、教研管理和学员管理等环节互动工作,夯实管理基础,使管理水平稳步走在全国党校第一方阵。
三、主要任务
(一)突出干部教育培训主业地位,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教学布局。
1、按照中央精神和省委有关要求,下大气力抓好干部轮训培训主业。办好“重大理论政策专题研讨班”,年均培训3000人次(含远程教学);举办中青年市厅级、县处级领导干部和优秀选调生培训班,年均培训200人次;举办市厅级领导干部、省直机关处级干部、县(区)领导干部进修班和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培训班,年均培训300人次;举办省属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省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培训班和全省党校系统师资培训班等,年均培训300人次;举办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建设研究、延安精神教育、党章党规党纪、党务工作实务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培训班,年均培训6000人次。
2、调整优化教学布局,在原有“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和陕西发展”的基础上,紧扣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构建以理论武装为根本、党性教育为核心、能力提升为主线、涵盖“理论教育、党性教育、陕西发展、能力提升”等方面内容的教学新布局,增强干部教育教学工作的精准化,力争满意率达到90%以上。
3、结合干部成长规律,按照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教育的需求,制定层级分明、重点突出的教学方案,市厅级以上领导干部重点解决权力观、地位观问题,县处级以下干部重点解决宗旨观、利益观和事业观问题,年轻干部和普通党员重点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避免教学内容同质化。
(二)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课地位,合理构建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关联的课程体系。
1、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课地位,两类课程在教学安排中不低于总课时的70%,其中党性教育不少于20%。着眼于提高党员干部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积极构建供给侧与需求侧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大力推行领导干部上讲台,占比不低于专题总数的20%。
2、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作为理论教育两大板块,特别是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做好理论教育教学单元设计和专题开发,提高学员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把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作为党员干部必修课,列为教学独立单元。以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谋篇开局,把理想信念教育、党纪党规教育、党史国史教育、优良作风教育、反腐倡廉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重要内容贯穿其中,积极构建党性教育课程体系。认真谋划党性分析运行程序,教育党员干部向中央基准看齐,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4、用好、用活延安精神这块“压舱之宝”,完善延安精神教育课程体系,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在每个主体班次党性教育板块都设置延安精神现场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和弘扬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加强延安、照金、马栏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资源的衔接和整合工作。
5、以增强党员干部履职尽责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创新教育培训手段,把世界眼光、战略思维以及做好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党建和服务改革发展、服务群众工作等方面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和培训课程,努力形成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的课程体系。
(三)着力打造精品课程,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1、盯紧全国党校精品课程和全省精品课程,制定打造精品课建设实施意见,采取科研课题公开招标立项和聘请专家学者专题开发等方式加强课程建设。发挥重点学科示范作用,加强精品课团队建设。加强教学与科研互动交流机制,增强教学专题的科研含量。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调动教师积极性。
2、制定关于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2+1”教学模式,把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和启发式教育、理论性教育和形象化教育、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案例教育结合起来。继续加大现场教学、社会调研、交流研讨、拓展训练、学员论坛等教学形式的分量,推行“一课双讲”“一课多讲”等方式,推动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实训室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课堂教学更多采用参与式、研讨式、案例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坚决克服和预防教学活动中的“娱乐化、庸俗化”现象。
3、强化“三级备课”制度,发挥教研部门主导作用,不断开发跟进创新理论成果、体现时代发展特征、展示经济社会成就、回应现实问题需求的教学新专题,确保五年内精品课程建设目标的实现。
(四)建立健全竞争竞赛、优胜劣汰机制和制度,强化教学管理和学员管理。
1、每年召开教学工作会议,系统总结和深入研究党校教育中班次设置、教学布局、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学员管理等方面工作,对新一年度教学工作作出进一步安排部署。
2、全面梳理教学管理制度,按照职能规范、运转有序、评估科学、管理严格的要求,建立完善教学计划生成机制、教学运行管理机制、教学事故认定和责任追究制度、教学信息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师授课考勤、教学组织实施、教材采编发行、教学基地建设、学员学习考核等制度,促使整个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都有章可循。
3、建立健全教学评估和教学督导机制,加强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教学效果、学员管理、教学保障等全方位检查督导,建立评估体系、完善评估指标、规范评估主体、改进评估手段,以督促评、以督促改,推进教学与管理工作再上水平。
4、健全细化与教学管理相衔接的学员管理守则、课堂纪律、课题调研、考勤制度、廉政准则等“制度群”,不断完善签到制、请销假制、座签制、全程跟班制等学员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学员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风建设,充分发挥“制度育人、文化育人”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教学工作领导。校委会每年召开2-3次专题会议,研究干部教育教学规律、教学工作规划和计划,解决干部培训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五年内,力争解决主课师资力量不足和短缺问题、教师队伍专业和年龄结构失衡问题、教学基本需求与信息化建设不适应问题。校委会成员,特别是教学领导小组成员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具体部署、狠抓落实、加强督导,积极推进干部教育教学工作展开。
(二)精心组织教学管理活动。教务处是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要在教学领导小组指导下精心组织、细化工作,着力抓好教学布局设计、课程建设开发、教学计划实施、基本教材采编、教学质量评估等任务的落实。教研部门要认真对待教学工作,组织带领教研人员自觉投入教学活动,按照教学分配任务和干部知识能力需求,致力打造精品课程,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自觉养成良好师德和作风,增强做好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学员管理部门要紧密配合教学管理,积极参与并协助教学工作开展,努力做好干部培训和教学任务完成。其他行政部门要紧紧围绕和服从服务于教学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大力支持和积极营造严谨、求实、创新的校园治学氛围,创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干部培训水平的条件。
(三)认真落实从严施教、从严治学。党校教师是党的思想理论战线一支宝贵财富,是党直接掌握的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全体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自觉做到坚持党校姓党、党校教师姓党,严格要求自己,从严施教、从严治学。与教学工作相关的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增强担当意识,严于律己、兢兢业业为教学服务。抓紧制定和组织实施“名师工程”计划,着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知名教师,培养造就在各学科领域有影响的知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