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3499拉斯维加斯的网站(陕西行政学院)网站
首页 > 组织机构 > 学员一部 > 学习成果 > 正文

深化高职教育改革需要顶层设计也要摸着石头过河

发布时间:2015-10-20 14:45:02 分享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是深化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方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活动中,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基本思想,以严的精神、实得的作风、勇于担当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彻底、妥善地解决好。因此,在新一轮改革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敢干、能干、会干,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在摸石过河中把握规律,在实践中谋划好顶层设计,在统筹规划中推进改革。强调顶层设计,是改革的大局观;尊重基层首创,是改革的群众观。因此,正确理解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我们最大程度聚合改革正能量,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摸着石头过河”

摸着石头过河,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办法,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于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摸着石头过河的工作方法。它是一种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方法,是边干边总结,并通过摸索规律、寻找路径的改革方法,这一方法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的改革开放起步初,既没有现成经验借鉴,改革只能大胆闯、大胆试,一点点摸索,出现问题及时应对,发现问题马上纠正,在实践中逐步明晰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2012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

“摸着石头过河”来自于民间的一个歇后语,也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的实践格言。其大意是说,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以遵循的情况下,只有摸索着前进,边探索边总结经验,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这个通俗易懂的比喻中,有三个地方需要分析。其一是“摸”,强调的是一往无前的大胆探索精神。在遇到新生事物时,即使无现成的模式可以参照,也要敢于面对,大胆尝试,摸索着前进。其二是“石头”,强调的则是实践经验乃至实践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尽管先前没有实践过,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就会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甚至可以发现其中的局部的实践规律。其三是过河,强调的是实现实践目标。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通过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就会逐渐到达河流的彼岸,从而使目标得到实现。通过分析,就不难发现,这句被人们所熟知的话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哲学观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创新。

“摸着石头过河”这种探索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改革的实践没有现成的,需要探索。在实践过程中,探索经验式的实践作用往往大于事前的总体设计,只有那些在社会实践中能够取得成效的举措,才会得到认同和肯定,才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内进一步推广;其二,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具体的实践措施往往釆取分领域、分项目、分阶段的递进方式,这种方式常常要经历“个别试点、逐步推进、总体协调”等阶段;其三,“摸着石头过河”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也是个去盲目的探索过程,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第一”的基本观点的体现。当人们面对新生的事物时,只有敢于尝试,勇于开拓,善于创新,才能打造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创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辉煌业绩。那种畏首畏尾,不敢为天下先,沉醉于坐而论道而无任何实际行动的做法,是难以取得应有效果的。当然,在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只有面对“险滩”,采取补救措施,及时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变不利为有利,这种曲折中前进,前进中的曲折,同样映射着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二、关于“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作为系统工程学的专业术语,其本义是“在进行一个新的系统建设之前,需从整体角度统筹考虑各个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从底层开始、自上而下设计系统建设蓝图,并指导具体的工程实践过程,它是连接抽象的工程价值理念与具体的操作实践的桥梁。”[1]随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的提出和阐述,“顶层设计”近几年也逐渐进入了诸多学者的研究视域。同时,“顶层设计”这个由自然科学借用到社会科学的专业术语,与 “摸着石头过河”相映衬,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党中央指出:“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这一论述,把系统工程学领域使用的“顶层设计” 一词借用了过来,从而使其很快成为家喻户晓的社会科学术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期,各种利益相互交织,改革的难度愈益增大。只有适时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把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有机统一起来,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2],各项改革的事业才能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反之,如果忽视了“顶层设计”的重要作用,则有可能使已经推进的改革受到制约,甚者可能会使其它领域取得的改革成果得而复失。当然,“顶层设计”同样也存在着风险,它是人们对实践活动目的的设计和规划,是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理想结果,它的效果和作用会受到社会生态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难免会有偏差或被打折扣。另外,“顶层设计”的主体是政府、管理部门和人民群众,需要全民参与,集中全民的智慧,设计要得到全民的认可和接受。由于“顶层设计”的实践策略具有决策的科学性、目标的明确性、方法的可行性、相互的协调性等诸多优点,因而成为在当前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期,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三、关于“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的关系

近年来专家学者在“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两者关系方面,主要有三种观点:制度“自然生成”论和改革“摸着石头过河”论,制度“人为设计”论和改革“顶层设计”论和两者辩证统一论。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需要强调“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勇气和改革决心,那么,在经历三十七年的历史实践之后,当改革进入到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提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无疑是具有理论智慧和时代价值的。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强调“摸着石头过河”也好,还是注入“顶层设计”的理念,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始终是贯穿于其中的。二者也是辩证统一的: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反映对实践的重视;强调加强顶层设计,是对实践的尊重。摸着石头过河是做好顶层设计的实践基础,要做好“顶层设计”必须依赖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

当然,摸着石头过河是一种比喻,我们也可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指探索,没有桥,也没有路线图,只能靠摸石头的方式前行。二是指方法,由于不知道水深水浅,只能通过摸石头的方式前行,摸不到,停一下,以免掉到深水里去。石头是垫脚石还是绊脚石,就需要我们用心“摸”,认真研究,是垫脚石我们就踩着它,是绊脚石我们就绕过它。这两方面实际上是联系在一起的,摸着石头过河的前提是没有桥和路线图,这里可以把桥或路线图比作是理论,摸石头比作是实践。有理论的指导,实践不一定以摸石头的方式进行。但是在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况下,要过河,摸石头不失为一种可以采取的方法。

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改革“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能够加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摸着石头过河提供更多的依据。

四、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的内在统一,全面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要求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把推进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创新机制、教改机制、文化机制、科研机制、社会服务机制等改革有机衔接起来,把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有机衔接起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它和普通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是根据一定职业岗位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教育。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的能力培养,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从业教育。

面对新时期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质量提升的同时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如就业及生源市场供需变化挑战高职办学模式,“升本”诱惑挑战高等职业学校办学定位,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挑战高等职业学校独立空间等难题。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把握方位,不为所惑”,“把握方向,坚定前行”。

在未来,提升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将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熟练掌握高精尖设备操作技术、具有技术革新和创造力的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在近两年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和企业用工极度短缺的形势下,要打好“中国制造”这张牌,职业教育将勇挑重担,同时也是将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因此,用“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的辩证关系来处理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问题,走中国式的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路,必将迎来职业教育的春天。

当前,职业教育已处于“摸着石头过河”进入‘深水区’,201212月,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对与会代表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深水区’的‘石头’已经摸到,大家再也没有理由与借口畏首畏尾,接下来的使命就是鼓足干劲,攻坚克难。”

2005年开始,教育部先后与天津等地签署协议,建立9个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2010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425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其中职业教育领域有56项。

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当前困扰我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两大类。

一是亟待解决的老问题。具体表现为,职业教育办学机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质量无法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各类职业教育之间的课程体系各自为政;重知识、轻技能的传统教学方式依然存在;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工学结合只停留在理念上、口号上、形式上,没有真正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

其二、系统培养人才的制度有待加强;职教体系没有形成,各类职业教育之间衔接不够;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融合不够。

陕西省教育厅原副厅长蔡钊利认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源就是要不断满足老百姓接受多种类型、高质量、高水平职业教育的需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的工作目标必须聚焦在这个点上,否则发散式的试点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特别是职业教育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相互掣肘,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只有贯彻“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中高职有效衔接,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制度建设。

就“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两种不同的实践策略而论,在一项全新实践的初始阶段,很多人侧重于选择前者,因为“摸着石头过河”作为一种试验性实践方略,即使出现弯路,也能得到及时纠正,不会造成较大的损失,相比之下较为稳妥。当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之后,不少人则会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基础上,侧重于“顶层设计”的实践观。通过“顶层设计”,可以进行科学决策,使实践路径更为清晰,实践目标更为明确,从而使“摸着石头过河”的效果得到新的提升。当然,即使在实践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条件之后,在总体上采取了 “顶层设计”的实践策略,局部性的“摸着石头过河”也是需要的。因为设计并不是照镜子似的复制,而是一种宏观性的、总体性的、粗线条的勾勒,具体实践进程中的一些变数,是很难设计到的。在此情况下,用“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策略进行破解,反而更有成效。同样,在一项全新的实践开始时,即使在总体上采用了 “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策略,局部性的“顶层设计”也是需要的。因为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浅水区已经露出水面的石头,根本不需要去摸,是可以纳入设计之列的。就此来讲,“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在很多情况下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只不过在同一实践的不同发展阶段,以某一种实践策略为侧重点,以另一种实践策略为补充而已。这也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言:“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不难发现,党中央的这一科学论断,适时回答了 “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利于进一步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进而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要解决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就必须从大局出发,更加注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就要求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形成强大合力。因此,我们必须着重从如下方面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

坚持战略思维,抓住事关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找到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重点,才能牵住牛鼻子,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坚持辩证思维,通过处理好传统教育和现代职业教育的关系问题,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问题,全面改革过时的、陈旧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才能找准“中国制造”职业教育的航标。改革绝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

坚持系统思维,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相结合,统筹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培养方式,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实现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战略思维。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我们讲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其中步子要稳就是要统筹考虑、全面论证、科学决策。

坚持创新思维,在不断创新中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创新,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坚持创新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才能激发社会竞争力。因此,职业教育必须放下传统的“条条框框”的束缚,放开手脚,坚持创新,在课程改革、评价体系、产学研领域、校企融合等方面,大胆尝试全新的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专业建设,才能使职业教育彻底“接地气”。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连续性和可行性,离不开统筹谋划,在战略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这些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但在人才培养模式、方式、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上,难以上升到宏观层面,难以向纵深发展。有的高校,单兵突进,没有系统整体谋划,缺乏配套协调。这些现象的存在,都要求我们强化职业教育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确保职业教育改革措施的公平性和利益最大化。

回顾历史,强调顶层设计,决不是否定基层创新的重要性。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渐进式的路径——摸着石头过河。对必须取得突破但一时还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采取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取得了经验,形成了共识,看准了,就全面推开。30多年循序渐进,让中国得到了平稳和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这一富有中国智慧的改革方法,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通过贯彻“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的辩证思维,大胆创新,走自己的路,圆国人的梦,中国制造不久的将来便会风靡全球。


撰稿:党颉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我们将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

版权所有:3499拉斯维加斯的网站(陕西行政学院)陕ICP备07500574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西路119号邮政编码:710061